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俞小娟, 刘丽, 白海娇, 韩晓捷, 刘春雨, 付志浩, 李萌, 杜加亮, 徐刚领, 段茂芹, 杨雅岚, 崔春博, 陈浩彬, 于传飞, 王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7) : 922 -928.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7) : 922 -928.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7.015

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 以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NF-κB-Luc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对抗体的量效范围、孵育时间、诱导时间、效靶比及细胞接种密度进行优化,构建可用于测定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报告基因法。依据ICHQ2的指导原则对方法进行全面验证,包括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稳定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具有量效关系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抗体起始浓度为500 ng/mL,稀释倍数为1∶4,共计8个浓度点(500,125,31.25,7.81,1.95,0.49,0.12,0.031 ng/mL),效靶比为4∶1,诱导时间为4 h。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5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品经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59.63%±4.57%,75.54%±4.05%,99.98%±9.63%,123.90%±5.54%和142.51%±12.82%;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3.17%±7.15%,94.42%±5.06%,99.98%±9.63%,99.12%±4.43%以及91.21%±8.21%,CV分别为7.67%,5.35%,9.63%,4.47%和9.00%,上述结果的变异系数CV值均<10%;实测效价与理论效价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82 3,线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敏感检测出抗体结构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对双特异性抗体的稳定性检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 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了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

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 / 双特异性抗体 / 生物学活性 / 报告基因 / 优化 / 验证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俞小娟, 刘丽, 白海娇, 韩晓捷, 刘春雨, 付志浩, 李萌, 杜加亮, 徐刚领, 段茂芹, 杨雅岚, 崔春博, 陈浩彬, 于传飞, 王兰 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7): 922-928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7.01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