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差异化临床路径管理对策研究

张瑛, 张岩波, 罗雨婷, 朱骄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8) : 1067 -1071.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08) : 1067 -1071.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8.016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差异化临床路径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临床路径病种进行类别划分,制定差异性临床路径管理对策,使得临床路径管理更精细,改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 以某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0日306个临床路径病种入径率、完成率、死亡率、治愈率、好转率、再入院率、变异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为资料,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进行临床路径病种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制定管理对策。结果 306个临床路径病种最终划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慢性疾病-待改善病组”(152种)、“可治愈疾病-运行良好病组”(108种)和“可治愈疾病-管理不良病组”(46种)。对待改善病组优化路径阶段项目,管理不良病组给予“临床路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联合管理模式,从而改善某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结论 潜在类别分析能够综合分析多个评价指标将临床路径科学分类,按照类别精准施策,提升临床路径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

临床路径 / 潜在类别分析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 精细化 / 差异化 / 管理对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瑛, 张岩波, 罗雨婷, 朱骄锋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差异化临床路径管理对策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08): 1067-1071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08.01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