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作用机制

张萌萌, 刘典焱, 郭容利, 李海洋, 李瑶, 宋建芳, 丁茹, 卫培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10) : 1324 -1334.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10) : 1324 -1334.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10.009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内外成分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养阴生血合剂的化学成分及其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从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入血成分对应的靶点,DrugBank,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化疗并发症相关靶点,并筛选养阴生血合剂和化疗并发症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应用Auto Dock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灌胃给予养阴生血合剂后,自大鼠血清中鉴定出哈巴苷、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毛蕊异黄酮、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8-表番木鳖酸9种入血成分。筛选得到养阴生血合剂-化疗并发症交集靶点48个,包括EGFR,TNF,STAT3,IL-2等核心靶点15个,主要涉及核因子κB(NF-κB)和白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与核心靶点EGFR和TNF的对接结合能均<-5 kJ/mol。结论 养阴生血合剂及其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可能通过作用于EGFR和TNF等靶点,调控NF-κB和IL-17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化疗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养阴生血合剂 / 化疗并发症 / UPLC-Q-TOF/MS / 网络药理学 / 免疫炎症通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萌萌, 刘典焱, 郭容利, 李海洋, 李瑶, 宋建芳, 丁茹, 卫培峰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养阴生血合剂防治化疗并发症的作用机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10): 1324-1334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10.00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