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烧伤深度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张倞, 康雨欣, 余华庆, 张勇, 黄福秀, 钱培培, 殷悦, 刘玲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12) : 1527 -1534.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55 ›› Issue (12) : 1527 -1534.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4.12.006

不同烧伤深度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使用新型电子烫伤仪,在恒定温度、压力和烧伤面积条件下,通过不同致伤时间建立不同烧伤深度的稳定大鼠模型。方法 将24只6~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伤组、烧伤10 s组、烧伤15 s组和烧伤20 s组,每组6只,大鼠麻醉后,使用电子烫伤仪100℃恒温,垂直压力1 kg,直径5 cm圆形面积,分别致伤0,10,15,20 s。于伤后24 h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生理和创面大体情况,HE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的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的胶原排列及损伤情况,TUNEL染色检测创面组织中总体细胞凋亡和附件的存活情况,CD31免疫组织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血管的损伤情况,使用改良版皮肤组织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假伤组无创面,皮肤组织完整光滑;烧伤10 s组创面干燥,边缘整齐,呈红白相间花斑样改变,部分区域呈不均匀干酪色;烧伤15 s组创面呈皮革灰色,部分区域呈蜡样白色,有创面组织脱落;烧伤20 s组创面呈焦黑色甚至黑褐色,皮肤组织缺损较大;烧伤10 s、15 s和20 s组分别符合深Ⅱ度、Ⅲ度和Ⅳ度烧伤的大体表现。HE、Masson、TUNEL和CD31染色结果显示,烧伤10 s组表皮全层和真皮浅层组织发生坏死,真皮深层部分胶原组织毁损,大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仅少量附件存活(≤5%);烧伤15 s组表皮全层和整个真皮组织毁损坏死,脂肪组织也发生变性坏死、甚至溶解,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凝集、甚至崩解;烧伤20 s组表皮全层、整个真皮层、皮下脂肪组织,甚至肌肉层、肌肉下层都发生严重损伤或坏死,组织血管扩张,红细胞凝集、甚至崩解;烧伤10 s、15 s和20 s组分别符合深Ⅱ度、Ⅲ度和Ⅳ度烧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最后,改良版皮肤组织评分系统进行定量评分结果与前面的组织病理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使用新型电子烫伤仪,100℃,垂直压力1 kg,接触10,15,20 s分别可成功建立深Ⅱ度、Ⅲ度和Ⅳ度烧伤的稳定大鼠模型。

关键词

烧伤 / 创面 / 烧伤分度标准 / 动物模型 / 皮肤组织学评分系统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倞, 康雨欣, 余华庆, 张勇, 黄福秀, 钱培培, 殷悦, 刘玲英 不同烧伤深度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55(12): 1527-1534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4.12.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