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COPD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生命质量的交叉滞后因果分析

胡象文, 何航帜, 李莉芳, 胡晓娟, 姬祎姗, 张岩波, 赵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6 ›› Issue (03) : 299 -310.

PDF (8350KB)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56 ›› Issue (03) : 299 -310.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5.03.011

AECOPD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生命质量的交叉滞后因果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549K)

摘要

目的 采用患者报告结局(PRO)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因果效应,并分层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方法 对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太原市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就诊的220例AECOPD住院患者,入院时(T1)进行基线调查,在出院后3个月时(T2)电话随访。用参数与非参数检验分析影响AECOPD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社会心理和临床因素并通过交叉滞后模型(CLPM)分析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相互影响。根据年龄对AECOPD老年患者分层,分为高龄老年组(≥70岁)和低龄老年组(<70岁),并对总人群以及高、低龄老年组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生命质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在全人群老年患者中生理和心理状态存在相互预测关系,即T1时生理状态可预测T2时心理状态(β=0.570,P<0.001),T1时心理状态可预测T2时生理状态(β=0.129,P=0.026)。影响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在性别、婚姻状况、家族史及吸烟情况方面存在差异。全人群和年龄分层分析的数据均表明,全身症状与焦虑和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预测关系。全人群和分层分析表明T1时全身症状能够显著预测T2时抑郁状态(β=0.472,P<0.001),T1时抑郁状态也能显著预测T2时全身症状(β=0.361,P<0.001)。同样地,在全人群老年患者中T1时全身症状能够显著预测T2时焦虑状态(β=0.235,P<0.001),T1时焦虑状态也显著预测T2时全身症状(β=0.143,P<0.001)。全人群老年患者中独立性与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预测关系,T1时独立性状态显著预测T2时焦虑状态(β=0.185,P=0.010),T1时焦虑状态也显著预测T2时独立性状态(β=0.936,P<0.001);该独立性与焦虑间的交叉滞后关系在年龄分层分析中得到一致验证。结论 AECOPD老年患者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中高龄患者心理健康对独立性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低龄患者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强,提示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的必要性。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患者报告结局 / 生理领域 / 心理领域 / 生命质量 / 抑郁 / 焦虑 / 交叉滞后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象文, 何航帜, 李莉芳, 胡晓娟, 姬祎姗, 张岩波, 赵卉 AECOPD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生命质量的交叉滞后因果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 56(03): 299-310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5.03.0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350KB)

3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