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8@Pem在胸膜间皮瘤治疗及MR-CEST成像中的应用

郭嘉婧, 廖平川, 丁心怡, 朱仪, 邓佳丽, 王静怡, 刘海玉, 王中领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0 ›› Issue (06) : 601 -610.

PDF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0 ›› Issue (06) : 601 -610. DOI: 10.13753/j.issn.1007-6611.2025.06.003

ZIF-8@Pem在胸膜间皮瘤治疗及MR-CEST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构建可以精准靶向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纳米探针,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及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成像性能。方法 通过表面吸附法将培美曲塞(Pem)包封于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中,制备得到纳米药物ZIF-8@Pe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动态光散射技术对ZIF-8@Pem进行表征,并检测其对MRI-CEST的激活效能。通过锌离子摄取实验明确细胞摄取情况,通过细胞毒性实验、JC-1染色探究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能,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建立小鼠胸膜间皮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将PBS、ZIF-8及ZIF-8@Pem纳米粒子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入荷瘤小鼠体内,测量肿瘤大小,采用Caspase-3染色评价其在体抗肿瘤效果。结果 制备的ZIF-8@Pem纳米探针呈多面体结构,平均粒径约为55 n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CEST激活效能。锌离子摄取实验证明该纳米材料可被细胞高效摄取。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ZIF-8@Pem共孵育后,MSTO-211H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较与ZIF-8共孵育后明显增加(P<0.001)。在体实验显示,与ZIF-8比较,ZIF-8@Pem治疗后裸鼠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01),Caspase-3黄褐色染色区域面积显著提升。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的纳米药物ZIF-8@Pem可特异性激活CEST成像并提高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性及治疗效果,为胸膜间皮瘤诊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 CEST成像 / ZIF-8 / 培美曲塞 / 纳米粒子 / 制剂评价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郭嘉婧, 廖平川, 丁心怡, 朱仪, 邓佳丽, 王静怡, 刘海玉, 王中领 ZIF-8@Pem在胸膜间皮瘤治疗及MR-CEST成像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 0(06): 601-610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5.06.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