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3397K)
摘要
湖南省是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分析其潜在适生区对该物种保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综合考虑地形、水源、气候、植被、土地类型以及人为干扰等多项因子,结合有效的白颈长尾雉分布点,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 Maxent)模型预测湖南省白颈长尾雉的适宜栖息地。结果显示, Maxent模型10次重复运行训练集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为0.964,预测结果优秀;到县道距离(dis_x)、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到混交林距离(dis_mxf)和平均气温日较差(bio2)是影响白颈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分布的主要因子,到稀树草原距离(dis_sav)、海拔(altitude)和到荒地距离(dis_bar)对其分布的影响也较大,其余因子具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白颈长尾雉适生区面积为4.76×10~4km2,主要位于湘西、湘南的山地,但适宜栖息地破碎化程度较高,整体较为分散。
关键词
最大熵(Maxent)模型
/
白颈长尾雉
/
湖南省
/
适宜栖息地
Key words
徐亚兰, 杨智敏, 卢盛俊, 周帆, 周彭晨, 王斌
基于Maxent模型的湖南省白颈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预测[J].
生命科学研究, 2024, 28(03): 267-273 DOI:10.16605/j.cnki.1007-7847.2023.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