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研究多种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模式生物。尽管哺乳动物和果蝇的肾脏在形态结构上差异显著,但两者在肾脏发育的调控机制和肾脏功能方面具有保守性。因此,果蝇成为研究人类肾病发病机制及快速筛选肾病药物的理想模型。哺乳动物肾脏由肾单位组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而果蝇肾脏由肾原细胞和马氏管构成,其中肾原细胞的功能类似于肾小球,马氏管类似于肾小管。果蝇肾脏的发育和功能受到多个遗传因子的调控。其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 SF)蛋白、Krüppel样因子15 (Krüppel-like factor 15, Klf15)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对果蝇肾脏的形态建成至关重要, Cubilin、Amnionless和rudhira等在肾脏功能的发挥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和果蝇肾脏的结构组成、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探讨了利用果蝇模型研究人类肾脏相关疾病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果蝇
/
肾脏发育
/
基因调控
/
肾病模型
Key words
袁婺洲, 吴琼
果蝇肾脏调控因子及其在人类肾病研究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研究, 2025, 29(01): 1-13 DOI:10.16605/j.cnki.1007-7847.2024.1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