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至丸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彭涛, 李艳伟, 李东娜, 郭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3) : 335 -344.

PDF (7914KB)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3) : 335 -344.

二至丸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8103K)

摘要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和收集二至丸的药物成分信息,通过Disgenet, TTD,OMIM,Genecards, Drugbank等数据库收集脂溢性脱发相关疾病靶点,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并获取活性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图,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Cytoscape3.7.2进行可视化,构建靶点和通路网络图.收集并筛选到二至丸活性成分15个、靶点170个,与脂溢性脱发相关的靶点533个,共同靶点44个,其中AKT1、VEGFA、IL6、TNF、PPARG、ERBB2、ESR1的相互作用最显著,其参与了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前列腺癌、膀胱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等147条信号通路.二至丸可以通过抑制体内炎症发生,改善毛囊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脂质和滋补肝肾、促进头皮局部血管新生等机制治疗脂溢性脱发,体现出了二至丸在治疗脂溢性脱发上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效特点.

关键词

二至丸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 脂溢性脱发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彭涛, 李艳伟, 李东娜, 郭虹 二至丸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33(03): 335-34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914KB)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