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

蒋秋子, 葛友涛, 韩晨亮, 王泽, 胡见鑫, 卞廷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2) : 161 -168.

PDF (4766KB)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2) : 161 -168.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880K)

摘要

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揭示“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萆薢-菟丝子”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数据库获取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靶点,由GeneCards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中获得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相关靶点,与先前获得的药物靶点进行交集,获得共有靶点.利用DAVID 2021在线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应用STRING11.5在线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最后通过Discovery Studio2019对靶点蛋白与关键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评价.共筛选出13个“萆薢-菟丝子”主要活性成分,包括Diosgenin薯蓣皂素、Sesamin芝麻素、NSC63551柱头甾醇、Isorhamnetin异鼠李素、beta-sitosterol β-谷甾醇等;药物靶点312个,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162个共有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有SRC、EGFR、PIK3R1、MAPK3、AKT1等.KEGG主要富集共142个条目,主要为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Th17细胞分化等.Discovery Studio2019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RC与Quercetin槲皮素、EGFR及PIK3R1与beta-sitosterol β-谷甾醇、MAPK3与NSC63551柱头甾醇结合度最高.由此可知,“萆薢-菟丝子”药对能够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且可能具有抑制前列腺炎向前列腺癌进展的潜在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萆薢-菟丝子” / 慢性前列腺炎 / 中医药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蒋秋子, 葛友涛, 韩晨亮, 王泽, 胡见鑫, 卞廷松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萆薢-菟丝子”药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机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33(02): 161-16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766KB)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