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纳米技术与促渗剂改善滇白珠提取物的透皮行为

王皎, 杨月蕊, 鲁晓蓉, 折改梅, 王文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6) : 705 -711.

PDF (1681KB)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6) : 705 -711.

联用纳米技术与促渗剂改善滇白珠提取物的透皮行为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720K)

摘要

为探究纳米制剂技术和促渗剂对滇白珠提取物体外透皮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介质研磨法和薄膜分散法,将提取物制备成纳米混悬液和纳米脂质体,测定了其中总黄酮和水杨酸类成分的载药量与包封率.随后,通过Franz扩散池法,进一步评估这2种制剂在小鼠皮肤上的累积渗透率和皮内滞留量.结果发现,24 h内,脂质体水杨酸累积渗透量是纳米混悬液的1.34倍;皮内滞留量为纳米混悬液的3.78倍;不同促渗剂对累积渗透量的影响按照氮酮≈薄荷醇>丙二醇>无促渗剂的顺序递减,但对皮内滞留量的影响基本可忽略.水杨酸类成分的渗透和滞留均显著高于总黄酮.因此,纳米制剂技术、促渗剂及活性成分的性质均对体外透皮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取综合策略可提高中药制剂的经皮吸收性能.

关键词

滇白珠 / 脂质体 / 纳米混悬液 / 透皮性能 / 相互作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皎, 杨月蕊, 鲁晓蓉, 折改梅, 王文苹 联用纳米技术与促渗剂改善滇白珠提取物的透皮行为[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33(06): 705-71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81KB)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