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古丽再帕尔·托合尼亚孜, 陈伟, 王楠, 马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4) : 455 -463.

PDF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Vol. 33 ›› Issue (04) : 455 -463.

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炎症模型方法,研究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靶点和机制.通过TCMSP和GeneCard等数据库对巴蜀颗粒中药材成分和靶点,气道炎症相关靶点进行搜集;采用富集分析对相关靶点进行生物生理过程分析,通路分析;采用pymol软件将筛选出来的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建立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用Western-blot法检测巴蜀颗粒及不同活性成分对iNOS和p65等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药效成分有8个,作用靶点有9个;GO富集分析得到1 368个生理过程;KEGG富集得到134条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分子模拟对接发现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成分与AKT1、MAPKs的结合能比较低,为优秀结合位构象.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巴蜀颗粒组对比LPS刺激组可降低iNOS蛋白的表达量,明显抑制p65蛋白磷酸化.预测出的潜在活性成分也可以不同程度降低iNOS表达量.巴蜀颗粒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成分调控iNOS、p65等蛋白对气道炎症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巴蜀颗粒 / 气道炎症 /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 通路蛋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古丽再帕尔·托合尼亚孜, 陈伟, 王楠, 马芹 巴蜀颗粒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33(04): 455-46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