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多文娟, 王怡祥, 王家兴, 许鑫龙, 李林献, 杨栋臣, 申启利, 杨立春, 刘晓静, 金启旺, 褚亮, 杨小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1) : 110 -117.

PD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1) : 110 -117.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 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PBS(100μL/只),24 h后开腹探查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CLP),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 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C组和D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含LPS(5 mg/kg)的PBS(100μL/只),24 h后行CLP手术,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 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每组随机抽取6只,造模12 h后取小鼠血清、脾、肝、肺和肾组织。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并进行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验血清和肝、肺、肾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3+CD4+CD25+Foxp3+T的比例变化;剩余小鼠造模后记录72 h生存率并观察小鼠状态。结果 与A、B组(100%)相比,C组(0%)72 h生存率降低,经r 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D组生存率较C组增高(20%)。与A、B两组相比,C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蛋白治疗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调节因子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CD3+CD4+CD25+Foxp3+T比例升高(P<0.05);与A、B两组相比,C组各器官组织中iNOS水平均升高,而Arg-1水平呈差异性,仅在肾中呈下降趋势(P<0.01);与C组相比,D组iNOS水平下降(P<0.05),Arg-1水平升高(P<0.001)。结论r Sj-Cystatin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进而对“二次打击”脓毒症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脂多糖 / 盲肠结扎穿刺 / 脓毒症 / 免疫调节因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多文娟, 王怡祥, 王家兴, 许鑫龙, 李林献, 杨栋臣, 申启利, 杨立春, 刘晓静, 金启旺, 褚亮, 杨小迪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5(01): 110-117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