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低氧暴露导致小鼠脾脏组织脂代谢发生紊乱的分子机制

崔成玲, 许玉珍, 唐超群, 蒋佳颖, 胡英, 双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2024 -2032.

PD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2024 -2032.

高原低氧暴露导致小鼠脾脏组织脂代谢发生紊乱的分子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高原低氧致使小鼠脾脏组织脂代谢发生紊乱的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C57BL/6雄性小鼠脾脏组织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5只/组:平原常氧组(PSC组),饲养于海拔400 m;高原低氧组(HST组),饲养于海拔4200 m,构建30 d的低氧动物模型。通过脂质组学分析脂类代谢产物的变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脾脏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其进行KEGG富集注释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基因。最后,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重点关注了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中差异代谢物的上游靶基因。通过RT-qPCR检测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HSD11B1)、类固醇5α还原酶1(SRD5A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造血前列腺素D合成酶(HPGDS)、黄嘌呤脱氢酶(XDH)、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胞外5′-核苷酸酶(NT5E)的mRNA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HSD11B1、SRD5A1、XDH、PNP、HPRT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脂质组学富集到41种差异脂类代谢物,通过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嘌呤代谢。与平原常氧组相比,高原低氧组的差异代谢物肾上腺甾酮、雄甾酮、前列腺素D2、前列腺素J2、黄嘌呤、黄嘌呤碱、尿酸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且代谢物上游的关键基因HSD11B1、SRD5A1、PTGS1、HPGDS、XDH、PNP、HPRT、NT5E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或下调(P<0.05),差异蛋白HSD11B1、SRD5A1、XDH、PNP、HPRT的表达量上调或下调(P<0.05)。结论 高原低氧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嘌呤代谢三条通路来致使小鼠脾脏组织脂代谢发生紊乱。

关键词

脂代谢 / 高原低氧 / 代谢组学 / 转录组学 / 脾脏 / 脂质组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崔成玲, 许玉珍, 唐超群, 蒋佳颖, 胡英, 双杰 高原低氧暴露导致小鼠脾脏组织脂代谢发生紊乱的分子机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0): 2024-203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