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延迟降温时间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病理损伤的影响

赵金宝, 贾亿卿, 毛汉丁, 王世娇, 徐凡, 李鑫, 陶冶, 薛蕾, 刘树元, 宋青, 周必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1858 -1865.

PD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1858 -1865.

不同延迟降温时间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病理损伤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劳力型热射病(EHS)大鼠模型,探索不同降温时间对器官病理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劳力型热射病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12只/组: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EHS)(建模后不进行主动降温);即刻降温组(建模后立即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A组(建模后延迟5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B组(建模后延迟15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延迟降温C组(建模后延迟30 min进行冷水浴降温)。记录各组大鼠核心体温变化,计算降温速率。所有实验大鼠观察24 h后,解剖留取血液样本检测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并进行脏器(肾脏、肺脏、大脑和回肠)病理学检查;若24 h内发生死亡,则立即解剖留取血液样本化验并进行病理取材。结果 模型大鼠24 h内死亡例数随着降温治疗的延迟而增加,各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温延迟时间与死亡率呈正相关(r=0.996,P=0.004)。降温速率与死亡率呈负相关(r=-0.961,P=0.009)。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各因子在不同降温干预组的浓度变化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所有模型动物均有明显器官损伤,病理以上皮脱落、水肿、渗出和炎细胞浸润为主;脑组织和肾组织在发病24 h内受损最明显。结论 EHS大鼠模型肾脏、肺脏、大脑和小肠存在显著的非特异性病理损伤,但受损程度并不一致;随着降温的延迟,病理损伤逐渐加重。炎症因子在不同降温时间干预的血浆浓度变化存在显著异质性。

关键词

热射病 / 劳力型 / 动物模型 / 降温 / 病死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赵金宝, 贾亿卿, 毛汉丁, 王世娇, 徐凡, 李鑫, 陶冶, 薛蕾, 刘树元, 宋青, 周必业 不同延迟降温时间对劳力型热射病大鼠病理损伤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10): 1858-18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