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肠道靶标菌群的变化

朱继伟, 卢曼路, 焦倩倩, 孙运良, 刘璐, 丁红红, 于燕, 潘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1) : 146 -155.

PD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1) : 146 -155.

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肠道靶标菌群的变化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肠道菌群在OSA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纳入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本院诊断为OSA的患者39例作为OSA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粪便标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微生物组成,分析两组人群肠道菌群之间的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物种差异与标志物种和差异生物功能代谢通路功能预测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OSA组的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物种丰度指数Observed species及菌群均匀度指数Pielou均低于对照组(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间群落结构存在差异(P<0.05)。OSA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上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潜在致病菌属如假单胞菌属、巨单胞菌属等菌群丰度增加(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SA组假单胞菌属、巨单胞菌属、梭杆菌属丰度升高(P<0.05)。关联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宿主稳态的为差异标志菌群;随机森林分析和ROC曲线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是具有重要鉴别意义的生物标志菌属。差异代谢通路预测功能显示,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起主要作用功能的是生物合成功能,假单胞菌属参与了芳香族生物胺降解和酮葡萄糖酸代谢。结论 OSA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肠菌中假单胞菌属可能通过参与物质代谢影响OSA发生发展,可望作为防治OSA的潜在肠菌靶标。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肠道菌群 / 16S rRNA / 多样性 / 高通量测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朱继伟, 卢曼路, 焦倩倩, 孙运良, 刘璐, 丁红红, 于燕, 潘磊 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肠道靶标菌群的变化[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4(01): 146-15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