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治疗中Toric-ICL比FS-LASIK具有更好的可预测性和近视治疗效果(英文)

李红阳, 廖文雄, 雷鹏, 杨春园, 黎燕英, 薛丽萍, 谭朵, 刘思静, 吴艺, 陈美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6) : 1113 -1121.

PD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6) : 1113 -1121.

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治疗中Toric-ICL比FS-LASIK具有更好的可预测性和近视治疗效果(英文)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评估散光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Toric-ICL)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对中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的近视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屈光手术的64例患者(年龄18~42岁)资料,其中28例患者(56眼)接受Toric-ICL手术,36例(72眼)行FS-LASIK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间术后裸眼远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SE)、散光矫正指数(CI)、术后散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以及术后眼压的变化。结果 FS-LASIK组72眼和Toric-ICL组55眼的术后UCVA≥1.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2374)。FS-LASIK组的术后SE为0.43±0.06 D(-1.0~1.50 D),与Toric-ICL组的术后SE(0.38±0.05 D;-0.75~1.00 D)无显著差异(P=0.56)。FS-LASIK组和Toric-ICL组的CI平均值分别为0.8561和0.7176(P<0.0001)。此外,术后散光度数≤0.50 D的眼在FS-LASIK组中占比为88.89%,在Toric-ICL组中则占比69.64%。FS-LASIK组术后角膜ECD无显著变化,而Toric-ICL组术后ECD明显降低(P=0.0057)。Toric-ICL组术后眼压无显著变化,但FS-LASIK组眼压在术后有所降低(P<0.001)。结论 尽管纳入Toric-ICL组的患者近视度数更高且散光度数更高,但该组表现出更好的可预测性和散光矫正效果。因此,Toric-ICL在矫正中度近视方面与FS-LASIK同样有效且安全。Toric-ICL在矫正伴有散光的高度近视方面有其优势。

关键词

散光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近视 / 散光 / 治疗效果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红阳, 廖文雄, 雷鹏, 杨春园, 黎燕英, 薛丽萍, 谭朵, 刘思静, 吴艺, 陈美兰 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治疗中Toric-ICL比FS-LASIK具有更好的可预测性和近视治疗效果(英文)[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5(06): 1113-112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