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患者首次24h动脉氧分压与死亡率相关关:基于MIMIC-IV数据库

王子皓, 陶丽丽, 邹碧清, 安胜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5) : 1056 -1062.

PDF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5) : 1056 -1062.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患者首次24h动脉氧分压与死亡率相关关:基于MIMIC-IV数据库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MIMIC-IV数据库的回顾性临床数据,旨在评估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在ICU入院后首个24 h平均动脉氧分压(PaO2)与死亡率的关系,并确定适宜的PaO2阈值以指导氧疗策略。方法 根据入院后24 h内的平均动脉氧分压(PaO2),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约登指数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佳PaO2截断值(137.029 mmHg),将患者分为高氧组(PaO2≥137 Hg)和低氧组(PaO2<137 Hg)。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评估氧水平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8 335名患者中,46.7%的患者属于高氧组,且整体死亡率为16.9%。高氧状态与较低的院内死亡率(OR=0.78)和90 d死亡率(OR=0.77)相关,尤其在AKI 1期患者中。研究还发现PaO2与死亡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氧组的90 d生存率提高(P<0.001),且高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血管加压药使用时间及住院/ICU时长均较短。结论 在AKI患者中维持PaO2≥137 Hg可改善临床预后,强调了ICU治疗中目标导向氧供的重要性。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 MIMIC-IV / 急性肾损伤 / 动脉氧分压 / 死亡率 / 倾向评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子皓, 陶丽丽, 邹碧清, 安胜利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损伤患者首次24h动脉氧分压与死亡率相关关:基于MIMIC-IV数据库[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5(05): 1056-106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