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

王绍东, 葛猛, 周怀营, 邓健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5) : 544 -550.

PDF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2024, Vol. 44 ›› Issue (05) : 544 -550. DOI: 10.16725/j.1673-808X.2022331

生物质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硬碳凭借其较高的理论容量、良好的容量保持能力和稳定的内部结构等优势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系统电极材料。近些年,以具有可调多孔结构的生物质作为前驱体制备具有独特微观结构的硬碳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生物质硬碳常见的制备方法,讨论了以生物质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LIBs、SIBs、PIBs)负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在碳基负极材料中掺杂非碳原子可以提高材料导电性,促进电子的传输,被证明是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策略,最后总结了生物质碳基负极材料在提高二次电池储能性能方面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生物质硬碳材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电化学性能优异,有望成为商用负极材料。

关键词

生物质硬碳 / 负极 / 锂离子电池(LIBs) / 钠离子电池(SIBs) / 钾离子电池(PIBs)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绍东, 葛猛, 周怀营, 邓健秋 生物质硬碳材料作为二次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 44(05): 544-550 DOI:10.16725/j.1673-808X.202233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