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在代谢组学中的优势和劣势

李名悦, 林向成, 赵萌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2022, Vol. 42 ›› Issue (04) : 311 -317.

PDF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2022, Vol. 42 ›› Issue (04) : 311 -317. DOI: 10.16725/j.cnki.cn45-1351/tn.2022.04.008

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在代谢组学中的优势和劣势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代谢组学不仅能区分组织器官的正常状态与否,同时能给出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及作用机制,识别出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生物标志物的查找以及相关代谢网络的系统研究,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疾病的产生机理,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合理诊断以及对症治疗。目前,代谢组学研究中最为有效的研究方法为核磁共振光谱法和质谱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核磁共振光谱法操作简便,不需要额外的样品制备步骤,如分离或衍生化。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研究则提供了一个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相结合的平台。此外,使用多种质谱方法,例如不同的电离技术和质量分析器技术,能够大大增加检出的代谢物数量。综述了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维核磁共振氢谱、二维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另外,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与主要优缺点。

关键词

核磁共振光谱 / 质谱 / 代谢组学 / 生物标志物 / 疾病诊断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名悦, 林向成, 赵萌萌 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在代谢组学中的优势和劣势[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 42(04): 311-317 DOI:10.16725/j.cnki.cn45-1351/tn.2022.04.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