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灌注缺损特征联合EMT基因与血管生成调控网络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性

李欣榕, 任家仪, 胡道秀, 曹静玮, 陈耀东, 陈武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5, Vol. 48 ›› Issue (05) : 562 -568.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5, Vol. 48 ›› Issue (05) : 562 -568.

超声造影灌注缺损特征联合EMT基因与血管生成调控网络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性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特征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Pub Med数据库检索文献,使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和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在线生信分析平台进行整合分析,选取相关EMT基因。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38例经病理诊断为乳腺侵袭性导管癌的患者数据,包括临床表现及超声特征,探讨其与EMT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选取9个EMT基因,年龄在50岁以上或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VIM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对照组(P<0.05)。EMT基因VIM、MMP2、ZEB1、ZEB2表达量与PI呈负相关关系(r=-0.500、-0.424、-0.548、-0.561,P<0.05),VIM、MMP2、ZEB1、ZEB2表达量与AUC呈负相关关系(r=-0.525、-0.470、-0.464、-0.522,P<0.05),ZEB1、ZEB2表达量分别与AT(r=0.329、0.403,P<0.05)、TTP(r=0.336、0.389,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与造影灌注均匀组相比,造影灌注不均匀组VIM、MMP2、MMP9和ZEB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灌注缺损面积≤1/2组相比,灌注缺损面积>1/2的VIM、MMP2、ZEB1和ZEB2水平升高(P<0.05)。在这些基因中,VIM、MMP2和ZEB2的表达明显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特征与EMT基因之间具有相关性,反映病灶内血管生成和缺氧坏死状态,可以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将EMT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抑制肿瘤进展。

关键词

乳腺癌 / 上皮间质转化 / 超声造影 / 血管生成 / 基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欣榕, 任家仪, 胡道秀, 曹静玮, 陈耀东, 陈武 超声造影灌注缺损特征联合EMT基因与血管生成调控网络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性[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 48(05): 562-56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