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构建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三阴性乳腺癌: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

邹桥, 刘锦辉, 冷晓玲, 组木热提·吐尔洪, 樊喜文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5, Vol. 48 ›› Issue (01) : 1 -9.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5, Vol. 48 ›› Issue (01) : 1 -9.

联合构建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三阴性乳腺癌: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联合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4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为TNBC组(n=263)和非TNBC组(n=277),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n=378)和验证集(n=162)。采用Pyradiomics在原始图像及衍生图像的瘤内、瘤周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特征;分别建立瘤内、瘤周、瘤内+瘤周模型并获得影像组学标签;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超声特征中筛选TNBC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临床模型;选择效能最佳的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 最终通过瘤内(n=14)、瘤周(n=15)、瘤内+瘤周(n=19)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以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为0.941、0.934。将肿块大小、乳腺超声背景、微钙化、后方回声作为独立预测因子构建临床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为0.906、0.911。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标签联合肿块大小、乳腺超声背景、微钙化、后方回声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AUC分别提升至0.974、0.965。结论 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联合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乳腺癌 / 瘤内 / 瘤周 / 超声检查 / 影像组学 / 列线图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邹桥, 刘锦辉, 冷晓玲, 组木热提·吐尔洪, 樊喜文 联合构建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三阴性乳腺癌:基于超声瘤内、瘤周影像组学与临床超声特征[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 48(01): 1-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