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识别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左室几何结构受损和收缩功能障碍

李萍, 杨红宇, 周林燕, 康春松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5, Vol. 48 ›› Issue (01) : 37 -43.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5, Vol. 48 ›› Issue (01) : 37 -43.

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识别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左室几何结构受损和收缩功能障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和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52例,依据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62)、超重组(n=50)、肥胖组(n=40),另收集健康对照组50例。获得常规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参数。比较各组间超声参数的差异及4种左室几何构型的发生率。结果 从对照组到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的GLS逐渐减小,对照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左室质量指数逐渐增大(P<0.05);超重组、肥胖组的离心性肥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体质量组;从对照组到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向心性肥厚发生率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BMI、高血压病程与GLS呈负相关;年龄、收缩压、BMI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BMI是GLS的影响因素;BMI是左室质量指数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对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有叠加作用。BMI升高是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肥胖更易导致左室发生向心性肥厚,由于向心性肥厚与心血管风险高、预后差相关,早期识别、干预此类患者的左室几何结构受损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高血压 / 肥胖 / 左室质量指数 / 几何构型 / 心肌力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萍, 杨红宇, 周林燕, 康春松 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识别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左室几何结构受损和收缩功能障碍[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 48(01): 37-4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