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

单丹丹, 邹文涛, 晋茂生, 马宜传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12) : 1308 -1313.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12) : 1308 -1313.

MRI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MRI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7月就诊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1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及MRI图像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非淋巴结转移组(n=83)与淋巴结转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短径、宫旁浸润、阴道受累和SCC-Ag水平,结合多项指标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判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宫旁浸润、阴道受累、SCC-Ag水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SCCAg、宫旁浸润、阴道受累等均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SCC-Ag、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短径联合SCC-Ag、多项指标联合(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SCC-Ag、宫旁浸润、阴道受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972、0.682、0.979、0.988,敏感度分别为62.4%、65.7%、59.3%、78.7%、89.8%,特异度分别为76.7%、88.2%、72.1%、84.5%、86.9%。淋巴结短径、SCC-Ag截断值分别为8.5 mm、5.85 ng/mL,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543。结论 单独用于淋巴结转移预测的MRI和SCC-Ag敏感度较低,但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多种指标联合使用时有显著改善,MRI和SCC-Ag联合使用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 鳞状细胞癌抗原 / 宫颈癌 / 淋巴结转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单丹丹, 邹文涛, 晋茂生, 马宜传 MRI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12): 1308-131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