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剂量胸部CT结合深度学习重建可用于肺结节评估

樊秋菊, 吴海波, 谭辉, 郭炎兵, 马光明, 于楠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11) : 1189 -1194.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11) : 1189 -1194.

超低剂量胸部CT结合深度学习重建可用于肺结节评估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超低剂量CT(ULDCT)结合深度学习重建(DLIR)算法在肺结节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 于2023年6月~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前瞻性纳入142例因肺结节复查的患者,同时接受标准剂量CT检查(SDCT)和超低剂量CT检查(ULDCT)。SDCT采用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40%(ASIR-V40%)(A组),ULDCT分别采用ASIR-V40%(B组)和高强度深度学习重建(DLIR-H)(C组)。记录两种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和3组图像人工检测结节数。测量3组图像肺组织、主动脉、肌肉的CT值和噪声值(SD),并计算各组织的信噪比(SNR)。采用双盲法对3组图像肺结节的恶性征象(毛刺、分叶、空洞或空泡、胸膜牵拉征、血管穿行)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胸部CT检查对肺结节恶性征象的诊断效能。对3组图像的定量指标和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LDCT相较于SDCT辐射剂量降低约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图像肺组织、主动脉和肌肉的SD值低于B组,信噪比高于B组,肺结节恶性征象的显示能力优于B组(P<0.05),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肺结节检出数量分别为187、179、187个。与病理结果对照,A组和C组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效能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剂量胸部CT结合深度学习重建能够获得与标准剂量ASIR-V40%重建相当的图像质量,且对肺结节的检出及征象显示良好,临床可用于对肺结节的评估。

关键词

肺结节 / 超低剂量 / 深度学习重建 / 图像质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樊秋菊, 吴海波, 谭辉, 郭炎兵, 马光明, 于楠 超低剂量胸部CT结合深度学习重建可用于肺结节评估[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11): 1189-1194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