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瘤周影像组学术前预测ⅠB~ⅡB期宫颈癌宫旁浸润

徐青, 郭长义, 夏雨薇, 贺朝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9) : 913 -920.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9) : 913 -920.

MRI瘤周影像组学术前预测ⅠB~ⅡB期宫颈癌宫旁浸润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矢状位T2加权图像(T2WI)中瘤内结合不同瘤周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联合模型来预测ⅠB~ⅡB期宫颈癌宫旁浸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4年4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咸院区术前接受MRI检查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180例,对其矢状位T2WI图像瘤内感兴趣区(ROI)和1~6 mm的瘤周环(ROI-1、ROI-2、ROI-3、ROI-4、ROI-5和ROI-6)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Pearson分析和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构建不同瘤周组学模型并筛选出最佳组学模型,基于最佳组学特征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利用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校准度和应用价值。结果 由瘤内结合瘤周3 mm区域得到的4个有效特征建立的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在训练组和内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980和0.770;肿瘤最大径、血小板计数为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由肿瘤最大径、血小板计数建立的临床模型预测效能次之,AUC分别为0.860和0.673;基于瘤内结合瘤周3mm的4个有效特征、肿瘤最大径和血小板计数构建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更稳定,AUC分别为0.952和0.939,经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瘤内结合瘤周3 mm建立的组学模型校准度较高,临床净收益较大。结论 基于MRI瘤内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参数的联合模型可以更好地术前预测ⅠB~ⅡB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对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宫颈癌 / 影像组学 / 磁共振成像 / 宫旁浸润 / 子宫广泛性切除术 / 放射治疗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青, 郭长义, 夏雨薇, 贺朝 MRI瘤周影像组学术前预测ⅠB~ⅡB期宫颈癌宫旁浸润[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9): 913-920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