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介入18F-FDG PET/CT多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贾志斌, 高中山, 曾祥高, 吴竟雄, 李扬彬, 苏晓燕, 魏帮建, 黄威, 陈昌伟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8) : 861 -865.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8) : 861 -865.

吡格列酮介入18F-FDG PET/CT多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评价吡格列酮(PIO)介入后,18F-FDG PET/CT多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东莞东华医院核医学科2020年10月~2023年1月共86例SPN患者,对其行18F-FDG PET/CT多时相(1 h、2 h、4 h)显像,PIO介入后显像的42例为实验组(PIO组),常规显像的44例为对照组(非PIO组),分别测量各结节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1、SUVmax2、SUVmax4),计算2 h、4 h延迟显像滞留指数(RI2、RI4),结合病理及随访,分析实验组是否提高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ROC曲线分析数据。结果 各组SUVmax2、SUVmax4分别与SUVmax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O组内恶性SPN的SUVmax1、SUVmax2、SUVmax4、RI4均高于良性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2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非PIO组内恶性与良性SPN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性病变的RI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其余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良性病变以上各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RI>10%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PIO组诊断SPN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非PIO组,4 h各指标均高于2 h。ROC曲线显示,PIO组RI4诊断恶性SPN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SPN经PIO作用后,4 h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可一定程度提高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

吡格列酮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孤立性肺结节 / 多时相 / 氟代脱氧葡萄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贾志斌, 高中山, 曾祥高, 吴竟雄, 李扬彬, 苏晓燕, 魏帮建, 黄威, 陈昌伟 吡格列酮介入18F-FDG PET/CT多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8): 861-86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