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5年的预后因素

何昌银, 李传明, 刘芸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7) : 750 -756.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7) : 750 -756.

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5年的预后因素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5年的预后因素,并建立生存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5日~2018年6月20日本院行根治术治疗的29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以5年为观察截止点,将患者分为无复发生存组(n=232)和死亡(或复发转移)组(n=65),联合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模型效能。结果 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5年预后的关系:未辅助伊马替尼治疗、核分裂计数较高、高Ki-67指数的患者预后不佳的几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特征与5年预后的关系:两组患者部位、大小、破裂、是否有粗大的供血动脉或引流静脉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长方式、溃疡、钙化、上覆黏膜的一过性强化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临床病理及CT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部位、形态、大小、肿瘤破裂、肿瘤囊腔与肠管相通、核分裂像是5年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五,AUC为0.916,敏感度0.877,特异度0.802,正确率0.818。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影响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5年预后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预测性能好,为临床预后判断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 无复发生存 / 预测模型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昌银, 李传明, 刘芸 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5年的预后因素[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7): 750-756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