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场校正T1 mapping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及病理分型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洪琴, 肖勇, 符益纲, 周笑, 朱明明, 江建芹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7) : 741 -745.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7) : 741 -745.

B1场校正T1 mapping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及病理分型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B1场校正T1 mapping在肺结节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肺部B1场校正T1 mapping扫描的54例患者,共计57个肺结节,其中良性17个,恶性40个。由2位独立测量者A、B手动勾画测量病灶的初始T1均值,测量者之间可重复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评价;比较T1均值在良恶性肺结节之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区分良恶性肺结节的最佳阈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T1均值在不同病理学类型肺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 肺结节的T1均值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之间均显示了较好的测量可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977、0.953)。测量者A及测量者B测得良性肺结节的T1均值分别为1615.98±337.28 ms、1618.52±362.82 ms,测得恶性肺结节的T1均值分别为1376.87±262.50 ms、1392.51±301.30 ms;良性肺结节的T1均值比恶性肺结节更高(P=0.006、P=0.020)。ROC曲线显示,以T1=1350.33 ms为界值进行诊断,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为53.66%,特异度为8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95%CI:0.586~0.831)。其中T1均值在腺癌、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中存在差异(测量者A、B:P=0.009、P=0.010)。小细胞肺癌的T1均值高于腺癌和鳞癌的T1均值(P=0.003、P=0.049),但是腺癌和鳞癌之间的T1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P=0.774)。结论 B1场校正T1 mapping成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可成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及病理诊断的快速的、无辐射的定量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肺癌 / 肺结节 / T1 mapping / 诊断 / 病理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洪琴, 肖勇, 符益纲, 周笑, 朱明明, 江建芹 B1场校正T1 mapping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及病理分型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7): 741-745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