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高海拔地区冠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王雪燕, 曹云太, 韩千程, 颜梅, 韩玲, 温生宝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6) : 616 -621.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6) : 616 -621.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高海拔地区冠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评估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结构及功能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164例,按居住地海拔进行分组,其中2000~3000 m为A组(n=83),3000 m以上为B组(n=81),再将两组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细分为50%~60%亚组(n=84)和61%~70%亚组(n=80)。将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数据导入AI辅助诊断及CTFFR测量系统,以冠脉造影及冠脉传统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分别评价AI及CT-FFR在高海拔地区冠脉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以FFR为金标准,CT-FFR与FFR的一致性为83.75%。B组钙化斑块、易损斑块高于A组(P=0.037、0.020);B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61%~70%狭窄程度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A组、B组在61%~70%亚组钙化斑块、易损斑块发生率均高于50%~60%亚组(P<0.05)。B组CT-FFR值低于A组(0.76±0.04 vs 0.88±0.05,P<0.01);A、B两组在61%~70%亚组CTFFR值≤0.80、<0.70的发生率高于50%~60%亚组(P<0.05)。结论 AI诊断系统及CT-FFR对评估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结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结果与冠脉造影、FFR一致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 冠状动脉 / 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 CT血管成像 / 冠脉临界病变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雪燕, 曹云太, 韩千程, 颜梅, 韩玲, 温生宝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高海拔地区冠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6): 616-621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