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杨春林, 冒玉香, 王珏, 孙春娟, 张晴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4) : 373 -378.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4) : 373 -378.

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9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伴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1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NAT+手术切除+腋窝淋巴清扫。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R组(n=53)和非pCR组(n=87),比较两组NAT前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乳腺癌NAT后腋窝淋巴结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采用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原发灶纵横比、Adler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值、皮髓质分界、形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血流信号,HER-2及Ki-6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长短径比值≥2、腋窝淋巴结形态Ⅰ~Ⅱ型、腋窝淋巴结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血流信号、HER-2阳性及Ki-67高表达是乳腺癌NAT后腋窝淋巴结p C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诊断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43~0.812),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75.34%。结论 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乳腺癌NAT后腋窝淋巴结pCR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乳腺癌 / 腋窝淋巴结转移 / 新辅助化疗 / 超声 / 免疫组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春林, 冒玉香, 王珏, 孙春娟, 张晴 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4): 373-378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