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汤敏, 闫天慧, 杨倩, 孙慧, 张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3) : 256 -263.

PDF
分子影像学杂志 ›› 2024, Vol. 47 ›› Issue (03) : 256 -263.

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评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关联,识别相关风险因素,为CIS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连续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89例及健康志愿者90例,分别作为卒中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技术测量多个部位内脏脂肪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在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心外膜脂肪组织(EAT)、腹膜前脂肪厚度、右肾后周脂肪厚度、内脏脂肪体积及左右肾脂肪囊厚度等多个内脏脂肪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AT的OR值为2.258(1.805~2.834),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OR=1.004,P=0.013)、EAT(OR=4.040,P<0.001)对CI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IMT、EA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882,有较高的敏感度,确定其临界值分别为1275μm、17.54 mm。结论 超声测量多部位内脏脂肪参数与CIS有关,IMT、EAT是CIS的独立影响因素,IMT、EAT值越大患CIS的风险越高,其中EAT的诊断效能更高;当超声检测的EAT超过临界值时,临床可以通过早期指导或干预以降低卒中的发病风险。

关键词

脂肪 / 内脏脂肪测量 / 超声检测 / 缺血性脑卒中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汤敏, 闫天慧, 杨倩, 孙慧, 张霞 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 47(03): 256-263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