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由度体系滞回耗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于旭光, 郑宏, 刘志杰, 屈鹏东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Vol. 25 ›› Issue (04) : 62 -65+76.

PDF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Vol. 25 ›› Issue (04) : 62 -65+76. DOI: 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12.04.023

多自由度体系滞回耗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是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三种场地的3条地震波记录为输入,以简化的双折线恢复力模型和三折线恢复力模型来研究不同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和频谱特性对多自由度体系的滞回耗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恢复力模型计算出的滞回耗能差异明显,随着地震动峰值加大,结构反应越剧烈,采用不同恢复力模型造成结构屈服状态不同,因此滞回耗能存在差异;从滞回耗能所占总输入能量比例来看,滞回耗能是起主导作用,是导致结构破坏和损伤的主要因素;滞回耗能所占总输入能的比例受恢复力模型﹑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和频谱特性影响较小。

关键词

多自由度体系 / 双折线恢复力模型 / 三折线恢复力模型 / 滞回耗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于旭光, 郑宏, 刘志杰, 屈鹏东 多自由度体系滞回耗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5(04): 62-65+76 DOI: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12.04.0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