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比较分析

谢刘义 , 任璇 , 应文博 , 肖焱波 , 杨青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34 ›› Issue (03) : 268 -276.

PDF (1751KB)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Vol. 34 ›› Issue (03) : 268 -276. DOI: 10.3969/j.issn.1672-8513.2025.03.003
农业与食品

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比较分析

作者信息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loroplast genome codon usage bias in cultivated and wild of barley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792K)

摘要

基于裸大麦、普通大麦和野生大麦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序列,分析其密码子使用偏好及差异.结果显示,3者不同窗口大小的胞嘧啶和鸟嘌呤(GC)含量在密码子不同位点(GC1、GC2、GC3)呈梯度递减趋势(46.74%/46.80%/46.63%、39.47%/39.43%/39.43%、29.80%/29.75%/30.25%),且均存在31个高偏好密码子(RSCU>1),其中29个以A/U结尾,呈现显著NNA/NNU结尾偏好.叶绿体基因组有效密码子数(ENC)值(47.14、47.02、47.75)及ENC>45的基因占比(39、39、42个)表明整体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证实自然选择是密码子偏好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栽培大麦(裸大麦与普通大麦)在GC组成、ENC分布及最优密码子(含特有GCA/AGA)上高度趋同,提示人工驯化通过纯化选择强化了有益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为解析大麦驯化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裸大麦 / 普通大麦 / 野生大麦 / 最优密码子 / 选择作用

Key words

H.vulgare var.Coleste / H.vulgare ssp.vulgare / H.vulgare ssp.spontaneum / optimal codons / selection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谢刘义, 任璇, 应文博, 肖焱波, 杨青松 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比较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34(03): 268-276 DOI:10.3969/j.issn.1672-8513.2025.03.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项目(YNWR-QNBJ-2020-28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GZY-KJS-2018-004)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51KB)

3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